眠夏风铃

看五条御誓文的一些细节发现一点有趣的事情,记录一下(不是,我在写银魂文为什么又考据了起来……

五条御誓文里面“破除旧有陋习,以天地之公道为依归。”一条是木户加上去的。原来没有这一条。

这个陋习应该主要指的是锁国攘夷的态度和“封建性”“闭锁性”。木户大概是对于批判封建闭锁性最为积极的人,加上这一条也很好理解。

这里我不得不吐槽攘夷这个词真的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到最后大家全都攘夷,开国也攘夷锁国也攘夷守旧也攘夷改革也攘夷,到最后这个词完全没有任何识别效力。有段时间内,除了最初幕府毫不分辨屈从外国势力签订条约那种行为,之外所有的人广义来说都是攘夷派。我现在实在不想看到这个词看到就头大|||||

另外,“天地公道”木户的第一版是“宇内通義”。不过我觉得这就是文字不同,其实意思都是“universal value”。

第一条里面“广兴会议”是木户改的,原来说的是“诸侯会议”,后来大概是他觉得这样太狭隘了,就把会议的内容扩大并且模糊化了,算是为可能的民选议会奠定基础。

我看岩波日本史说到五条御誓文讲,当时怎么说,说不好听点就是个走形式或者幌子,也有给外国人看的成分。虽然他们搞了个很隆重的宣誓仪式,大家签名之类的,其实谁都没真把它当回事。

书中给出理由是,在出国访问期间,木户完全不记得五条御誓文的存在。

在网上找到的信息大概是这样说:

“明治5年(1872年)4月1日,岩仓使节团在华盛顿逗留期间,当大家谈论起誓文时,木户孝允说:“原来如此,你现在还记得那誓文吗?”似乎忘记了那个誓文的存在。第二天,接到誓文副本的木户孝允说:“我昨天晚上反复熟读了那篇誓文,实在是太好了。这个主意绝对不能改变,我不惜以死来支持。”明治8年(1875年),在木户孝允主导下发布的立宪政体诏书中宣言“扩充誓文之意……渐次建立国家立宪之政体”。将誓文定位为实现立宪政治的出发点。”

(所以说不是你自己参与写的吗然后就完全不记得了orz都不是说不记得内容了,是压根不记得这回事了(。

那本书里面就吐槽说如果真的都这么重视这件事的话不可能忘记的如此彻底吧(。

后来木户搞立宪的时候,这几条誓文被他拿出来重新说一方面是他自己的意思,一方面也是当时板垣退助这些自由派们,不断拿出第一条来对现状进行批评的结果。

当时,五条御誓文出来后的第二天,又出了一个“五榜揭示”:

  • 第一札:五倫道徳遵守

  • 第二札:徒党・強訴・逃散禁止

  • 第三札:切支丹・邪宗門厳禁

  • 第四札:万国公法履行

  • 第五札:郷村脱走禁止

相比开明的五条御誓文,这几条就比较封建保守了。第一条到第三条和幕府没啥两样ry

所以那本书总结道:“我们往往把《五条誓⽂》看作新国家的建国宣⾔,其实倒不如说这是迫于当时海内外政治形势⽽发的极具政治性的纲领更为合适。”

还有个有趣的点是,五条御誓文所谓大家签字这件事就能看出,其实当时被主要纳入考虑的政治力量还是旧官僚和大名。

“奉答书是群臣表明遵从天皇意志的文书,有总裁以下群臣的签名。3月14日当天,411名公卿和诸侯签名,其余的人日后签名。签名者除了公卿和诸侯之外,同年5月成为天皇直属朝臣的旧幕府旗本中拥有千石以上领地的人也加入其中……另外,没有木户孝允等藩士出身的新政府实权者们的签名。”

虽然这些实权派们确实掌握政府运作,但是很显然他们起码在旧官僚和大众看来并非什么“正式”统治阶层。出身的限制大概在当时还是有的。

从这件事可以侧面看出,他们的改革的阻力是相当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基础的。

这就牵扯到我想说的另一件事:以前学历史总是闭着眼睛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所以不彻底”。

这句话现在看就是一句非常不负责任的过于简化机械化的总结。甚至是错的。

首先到底啥叫“上”?官僚阶层?特权阶层?啥叫“下”?普通老百姓?

那我想说,哪有几家改革是全都是普通老百姓主导的?法国革命就很“自下而上”了,但是也没听说所有的领导人都是完全没有一点特权的纯平民出身。其他国家也都是什么阶层的人都有,但是都有很多中层知识分子为主力。乔治·华盛顿之前也当过英国军官,按照这个逻辑,也得说美国独立战争以后改革叫“自上而下”(。

还有就可能是,自下而上的意思是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把上层贵族都砍了,不然就不彻底。这也很扯淡,按照这个逻辑,英国也叫自上而下,为啥人家没有不彻底?不但没有不彻底,还是现代民主体制和思想发源地。

日本当时这些下层藩士从身份的平行对比来说,可能还不如乔治·华盛顿。虽然他们也是武士,也是特权阶层,但是其实他们在藩内都是地位比较低,从最初的“出身”身份来看,算是“下”了。比如木户最初的俸禄是90石,当然也不能算是低得不像话,但比起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统治阶层的诸侯和千石以上的人,还有公卿之类的,就算出身低微了。

还有一点,长州藩招募过一些平民加入军队,还有些藩士也是后来破格提拔的,比如大村原来就是个村医。他们的新政府里面有很多出身非常低的人。

然后这些人掌权以后进行改革,虽然不能说是自下而上,但是非要说就是自上而下,进而说就因为这个改革不彻底,我觉得很扯淡。

要再进一步说,他们的改革未必就是“不彻底”。虽然后来搞成那副熊样,但其实起码来说去除封建化,富国强兵,这些事情他们都做到了。从封建体制到权力向中央集中是一个近代化国家发展的必要过程,但是权力集中化之后再向民主体制过度,是另一个挑战。就非要说日本没有达到那个民主体制然后搞砸了所以就叫改革不彻底,其实并不是很公平。

木户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虽然想学习英国,但是人家英国发展到那个程度是有上百年的历史进程的。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马上就达到那个水平。

日本的起手点真的低到不像话,从完全的封建体制一跃建立起真正意义的立宪议会民主制度几乎是不能想象的。更不要说他们大量的保守势力进行阻挠,没有什么民众基础,就只能硬来,连废藩置县这种事情都要进行大量的拉锯战,到了洋行归来以后久光还要提出禁止自由通婚和剪短发之类的蛋疼提案,搞得大久保不得不祭出辞职杀手锏和他杠。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改革到当时那个结果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也不是因为他们“自上而下”,反而有一定原因是他们这些改革者身份不够高,所以和大量出身比较高的保守派进行角力,最后妥协的结果。毕竟当时他们封建势力太过强大。

至于后来搞成那个鬼样子,反而是因为老有人“自下而上”地搞事情,比如天诛啊暗杀之类的,说到底不是自以为正义,就是“民心可用”。日本的暗杀传统真的是一大祸害,没有这群人,大概他们历史会好很多。

PS:我个人认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说法就是历史教材的非常不负责任过于简化,尤其是充满了特定目的的一种建构。我无意在这里进行长篇大论辨析拆解,分析其背后的逻辑链条和实质,只是话题到了这我就不得不说一下而已。


评论(4)
热度(21)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关于我

木户孝允中心,幕末&明治维新相关考据+吐槽+零碎感想+部分同人。也会发一些银魂+银魂混合历史向同人。
因为不可抗原因,同人文不全,有兴趣看文的请走凹三:@Lucere_Aeresta
© 眠夏风铃 | Powered by LOFTER